东丰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马兴泰掌握高超炸茸技术

时间:2019-08-08 10:07:42 来源:fish

分享到:

马兴泰1900年出生于山东省东平县小坝村,父亲马玉方以种田和打渔为生。光绪二十七年(1902),马玉方下河捕鱼不慎被鱼刺伤,伤口感染,不幸去世。父亲死后,母亲带着马兴泰兄弟三人艰难度日。民国七年(1918),马兴泰已是18岁的小伙子,在一个地主家(是马家的远房亲戚)打长工,因不堪东家少爷的屈辱,将少爷打伤。马兴泰逃离家乡闯关东到东丰县(原东平县)四平街(今小四平镇)投奔一个老乡。由老乡引见,拜见了赵家主事赵振山,表示要当伙计的意愿。赵振山见他身高体壮,人也憨厚,就答应他先留下来,给他砍柴工具,让他上山砍一担鹿柴回来。不到半天,马兴泰就挑着一担鹿柴。赵振山见他是个干活的好手,就留他在鹿圈当了鹿倌,负责喂鹿和清洁鹿圈。



当时经常为赵家炸制鹿茸的两位技师,一位是从吉林乌拉(今吉林市)请来的王玉林师傅,一位是从天津请来的朱坤武师傅。二人的炸茸技艺在当时是业内高手,每年到清明前后的割茸、炸茸季节,赵家都要把他们请来。赵振山见炸茸师傅年纪越来越大,有意让马兴泰跟随师傅学艺,于是让马兴泰每天在喂鹿、清扫鹿圈的空闲时间,为炸茸师傅端茶送水,帮助搬柴烧火,拾掇用具和清理室内卫生,同时注意学习炸茸技术。马兴泰机灵聪明,将观察到的炸茸操作时间、方法、动作和程序牢记于心。因为炸制鹿茸是在烧满开水的大铁锅里进行,使得炸茸室内水气很大,温度很高,炸茸师傅有时要到屋外纳凉休息,马兴泰便趁机进屋,将炸制过的鹿茸的外皮、茸心的纹络、色泽,扈口、茸型等仔细观察,分析其细微差别。马兴泰早晚不离师傅左右,细心照料二位师傅饮食起居。每天天不亮,他就把炸茸室里外打扫干净,把炸茸工具擦亮摆放整齐,并将炸茸大锅填满水。马兴泰的行为感动了师傅,有时也教给他一点技艺。经过几年时间,他逐渐掌握了炸茸的要领。



民国十七年(1928)前后,又到一年的割茸、炸茸的季节,大约王玉林师傅由于上了年纪没有如期到来。然而鹿茸的割、炸时间性非常强,割早了,虽然茸嫩,毛色、皮色也好,但份量轻,会减产,药性也不足;割晚了,就会使鹿茸角质化,卖不上等级。锯下的茸,马上就得下水煮炸,不然会腐败变质,失去价值。炸茸技师如果再不来,这一茬鹿茸就错过了割、炸的最好时机。赵振山便启用马兴泰炸制鹿茸,马兴泰请求让他的内弟梁久荣打下手(即当助手),按照一道道工序,做得井井有条,农历六月末顺利地完成了当年的炸茸工作。于是赵振山让马兴泰担任炸茸技师,今后不再外请他人。此后,马兴泰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自己的炸茸技术,很快他炸出来的鹿茸,达到了水头足,切面白茬,没有血线,扈口圆满,外型美观的要求,在色、质、型等方面与朱、王二位技师炸制的鹿茸不相上下。



此时赵家为了扩大成品鹿茸的销售,在营口与人合股开办了“永源庆”药材批发货栈,建立了自己的鹿成药和鹿茸批发经销处。据《营口市志》记载,营口药市流行着一种“请公盘”的特殊交易规则(即请经验丰富、办事公道的师傅负责验货、定等级),主要应用于东北的名贵药材如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不同货色之间差价悬殊,但其真伪只有行家才能辨别,外行极易受骗。为使买卖双方互不受损,“请公盘”由“大屋子”(当时的俗称,相当于如今的市场管理处)老板主持。首先由“大屋子”的师傅验看货物品位,按货色等级分装、封存,然后结合市场销售行情与卖主协商好出售的最低价格,并告知购买药材的客商“请公盘”的日期。届时买卖双方于“大屋子”内交易,装有样品的货盘当众端出,由报盘人报出货名、等级、数量,但不报价格,买货人和报盘人用“袖里吞金”的方式探寻价格,反复数次,报盘人再与卖货人“袖里吞金”交换价格,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即可定盘,由账房先生记下盘号、等级、支数、重量、单价。假如报盘人认为买主递价高过行情,为不使买主吃亏,会喊一声“再看看”以给买主改正的机会。报盘结束后,买卖双方结账、交货,“大屋子”收取买三卖二的佣金。这种“请公盘”制度由“大屋子”担保,杜绝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宰客、欺骗行为,维护公平交易,从而树立了营口药材市场的良好信誉。东丰县赵家鹿茸质量上乘,一直以来都有很好的口碑,马兴泰炸制的鹿茸不仅得到了赵家主事的认可,在药材市场上也做到了完全取代王玉林、朱坤武二位师傅地位,受到药材市场经营业者和商家青睐。“大屋子”将赵家鹿茸做为定等定价标准,赵家鹿茸不到货,“大屋子”便不开盘。



来源:皇家鹿苑通考

编辑:东丰县融媒体中心 王成明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