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一年中最危险的27天来了!这些身体器官最容易生病!千万别忽略这五件事

时间:2020-12-21 16:05:13 来源:科普中国

分享到:

今天(12月21日),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小寒、大寒、三九都在1月!冷!


小寒在2021年1月6日;


大寒在2021年1月20日;


“三九”在2021年1月8日~1月16日,按照俗语的说法,这个时间段最冷。


寒冷来袭,病死人数增多:


上年纪后,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抵抗力较弱,气温的变化以及冷风的侵袭很容易导致疾病加重。比如,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


民间有种说法,“老人要是能扛过冬天,熬到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


因此——



1月,躲开5道危险"关卡"!


01

低温加重心绞痛、心梗、猝死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发现,室外温度每降低1摄氏度,人体收缩压约升高0.19毫米汞柱,舒张压约升高0.12毫米汞柱。


图片


这样会增加心脏负荷,而且冷暖不定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现在很多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冬季气温低时更是要注意!


02

温差诱发脑卒中、脑血栓


冬季人体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会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因此上了年纪的人更容易导致诱发脑中风。


冬天我们身边常会听到,“谁谁谁脑血栓了…”,“某某某脑溢血了…”。其实这和心梗、猝死非常类似,温差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脑溢血和脑血栓发作的机会。


03

寒冷干燥引发肺炎、哮喘


寒冷干燥,再加上又是雾霾多发季节,很容易导致肺炎、哮喘、急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发作,这样的类患者从立冬之后就开始慢慢增多。


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本身抵抗力较弱,对冬季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极为敏感,如果长期处于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甚至最终要了命!


图片


04

感冒、流感诱发肺炎、心肌炎


冬天是感冒多发季节,体质虚弱的人不可避免地成为流感病毒首要攻击目标。


国家疾控中心曾分析了2005-2011年我国30个省份流感的监测情况,发现1-2月份,甲型流感通常会在我国北纬33度以北的北方省份,以及中部省份出现高峰;到3-4月份,流感就要南下。


感冒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会加重心肺功能的需求,心衰患者容易出现心衰急性加重,诱发急性心梗。


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气管炎的老年人,一场小小的感冒可能就会引发肺炎,若不及时治疗,会同时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的连锁反应,比如呼吸衰竭、心脏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细菌性心内膜炎等,这些连锁反应的致死率很高。


05

天冷地滑,骨折导致多种并发症


入冬后,老人出现骨折的现象明显增多。


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容易导致原有的内科系统疾病加重,以及泌尿系统感染、褥疮、肺炎等并发症。


另外,一些骨折患者长期卧床,更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而血栓会随着血液循环游走可导致肺栓塞,重者可导致骨折病人猝死。


图片


做好5点,身体更健康!


01

每天喝好三杯水


每天饮水最好在1500ml左右,而其中最好包括这样三杯水:


▼ 睡前半小时喝半杯温水


晚上临睡前喝一小杯水,能够补充人在睡眠过程中因为出汗、呼吸而损失的水分,降低血液粘稠度。喝多影响睡眠,200毫升白开水较为理想。


▼ 起夜喝上一口温水


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多发于凌晨2点左右,老人最好在床头放一杯水,每次上完厕所后就补充水分。


图片


▼清晨起床后喝杯温水


早晨是人体生理性血压升高的时刻,血小板活性增加,易形成血栓。加之睡了一夜的觉,排尿、皮肤蒸发及口鼻呼吸等均使不少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中易形成血栓。


02

常拖地或备个加湿器


湿度越低,流感病毒的传染力越强,加上人们在冬季待在室内的时间多,更容易得流感。可利用加湿器来提高室内湿度,而且提高室内湿度还有助于缓解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鼻塞和咳嗽。


研究表明,在湿度为40%~60%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流感病毒很快就会失去活性,存活的病毒数会降低30%,而在家具、墙壁、把手等表面上的流感病毒也会减少。


这里提醒您,如果用加湿器,最好用过滤水或者纯净水,还要注意经常清洗。


03

冬季早晨不去运动、扫雪


“寒冷、劳累、清晨”是世界公认的导致猝死“三联征”。


北欧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也是五六点钟到九十点钟,尤其是冬天雪后的早上。为什么呢?因为雪后寒冷,而且人们早晨起来一看下雪了就先扫雪。


据临床统计,每年发生猝死最多的日子,大多是在冬天下雪的第二天上午。冬季温度下降,体表血管就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发,同时,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这样就会导致血压的升高。


建议运动、大体力劳动,最好在每天阳光充足、天气暖和的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为宜。


图片


04

老人出门戴好帽子


天气寒冷,超过65岁的老人外出时可以戴个帽子和围脖,薄后因个人体质而异。


人体热量大部分从头颈部散发,颈部受寒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

对于本身就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曾发生过脑梗塞的老人,出门时更要注意头部保暖。


05

天冷也要通通风


每天室内要通风两次,每次20分钟左右。


尤其是家里人来人往,容易导致室内严重缺氧及细菌、病毒的大量繁殖。



原标题:一年中最危险的27天来了!这些身体器官最容易生病!千万别忽略这五件事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东丰县融媒体中心   许彤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