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今日冬至。至,极也。冬至,冬藏之气至此而极,一阳初生,春意萌发。藏之终,生之始,故在古代冬至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从冬至起,就进入了数九寒天,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开始也是阳气初生之时,护好阳气,人体阳气充足,才能祛病延年。
勤搓手防感冒
在寒冷的冬至时节,常搓手对健康大有裨益。人的手上有很多重要穴位,如劳宫、鱼际、合谷等。通过揉搓手掌、揉按手指可充分刺激位于手心的劳宫穴,让心脏逐渐兴奋起来;经常刺激位于双手拇指根部隆起处的鱼际穴,可疏通经络,增强呼吸系统功能,预防感冒。搓手时间可长可短,贵在每天坚持。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之邪极易通过背部侵入人体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脚部一旦受寒,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妇女痛经等病症,故寒冷冬至时节应格外重视脚部保暖。除了要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平时还要多活动双脚,可常进行跑步、竞走、散步等运动,并应养成泡脚的习惯。(注:年老体弱之人泡脚不宜水温过热)
“气始于冬至”,因此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节。此时在饮食方面宜多样化,注意谷、肉、蔬、果合理搭配。饮食宜清淡,不宜过食辛辣燥热、肥腻食物。冬至时节可多食些坚果。因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吃容易上火,而冬至时天气较冷,多数人吃后不存在这个问题。冬至正值岁末年初,很快就会迎来元旦,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冬至后应注意运动不可过多,要在动中求静。假如一个人平时运动较多,在冬至前后就应适当减少运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对身体也更好。冬至时可常做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以养生。
在精神调养方面,要尽量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合理用脑,有意识的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时刻保持快乐的心态,振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的乐趣,消除冬季的烦闷。
冬至到小寒、大寒期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暖,以防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为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①注意防寒保暖,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②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③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④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⑤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原标题:冬至养生保健康 不得不说的这些事儿
来源:健康吉林12320
编辑:东丰县融媒体中心 许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