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一封给复旦的感谢信,牵出“少年与桥”11年的情谊

时间:2022-01-06 10:11:30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我们深深感谢复旦大学


培养了有家国情怀、‘立心为民’的好学生
——王麒淦同学”
日前,复旦大学党委收到一封
来自四川阿坝松潘县漳腊村的感谢信
随信牵出的,是一段延续了11年的


“少年与桥”的情谊

图片


王麒淦






不忍村民冬天趟水过河

8岁的他捐出压岁钱修桥






王麒淦是复旦大学

2019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

2010年冬天

当时年仅8岁的王麒淦与父母一起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松潘县进安镇的家出发

去附近的川主寺镇游玩

途经漳腊村时

偶然间看到一位母亲

背着竹篓,牵着孩子蹚水过河

过河时她几次摔倒,又挣扎起身

到达对岸时已是一身泥水

这一幕,深深印在了

王麒淦年幼的脑海里


当时,漳腊村村头河上没有桥

村民过河种庄稼都是踩着河中鹅卵石

或光脚蹚过河水,非常危险

村干部表示,村里非常困难

老百姓只能维持基本收入,修不起桥

了解情况之后,王麒淦和父母商量

将自己的压岁钱和参加比赛所得的

共计3000元现金


全部交给漳腊村建桥


图片


王麒淦捐钱为漳腊村修的桥


王麒淦的父亲是人民警察

母亲是人民教师

得知他的想法后,父母非常支持

不久后,一座水泥桥建成了

当天,王麒淦兴奋地在桥上

来回走了好几遍


“大家都有桥过,我很开心”






11年累计捐款3万余元

他见证着村庄的脱胎换骨






从2010年捐款建桥开始

王麒淦每年寒暑假都会特意到漳腊村看看

一旦发现桥体有损坏便捐款修整

2018年,由于涨洪水、淤泥常年堆积

水泥桥塌陷到泥里,无法继续使用

王麒淦又捐出自己的奖学金

给村里修建了一座钢架桥

为了表达希望漳腊村早日脱贫的心愿


村民们给这座桥取名“隆昌桥”


图片

王麒淦与隆昌桥

2021年暑假

王麒淦发现雨水使钢材生锈了

就捐出了在复旦大学获得的奖学金

给桥换了钢材、刷了漆

从2010年至今,他一捐就是11年

前后捐出了3万元左右




漳腊村曾是国家深度贫困地区

2010年前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

村里的年轻人常年外出务工

王麒淦每次回去还总会带些书或衣物

看望那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


与村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图片

王麒淦与漳腊村的儿童

11年间,王麒淦从稚童变为少年

而漳腊村也在脱胎换骨

曾经,往返漳腊村30公里的路

要开三、四个小时,如今只要40分钟

路也从颠簸变得平坦

不仅如此,现在的漳腊村已经脱贫摘帽

沿路村民的木质结构土房子

也变成了水泥房

旅游业也起步了


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他果然是‘干大事’”





自己捐款十多年的事情
王麒淦从没和老师同学提起过
当听说有这样一封感谢信时
大家感到惊讶,又觉得在意料之中
一位室友说
“他平时就很乐观开朗,爱帮助别人
我们一起参加过很多志愿者活动”


图片


王麒淦(右一)做无偿献血活动志愿者
关系很好的室友
还给王麒淦起了个绰号
“干大事(淦大事)”
对此,王麒淦笑着摇头:
“我觉得这些事不是大事
是我个人所能做到的事而已


是值得做的,我也很开心”



这段“少年与桥”的情谊
打动了无数人
“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做贡献”
“为了乡亲们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标题:一封给复旦的感谢信,牵出“少年与桥”11年的情谊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审:东丰县融媒体中心 李世颖

编辑:东丰县融媒体中心 王成明


广大群众朋友,要了解准确的肺炎疫情情况,请关注官方主流媒体,要不造谣、不信谣,坚决抵制传播不实消息。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