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一位教师与一场大赛的双向奔赴

时间:2024-07-29 13:48:35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咱们不要把科技创新想得太神秘!”7月25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现场,天津市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刘月升老师对大家传授秘诀,“向生活要题目,在身边找项目,从小处开思路,生活中到处都有不方便,只要不方便就需要发明创造。”

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7月25日在天津启动。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港澳台地区的700余名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以及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60余名特邀代表共同角逐大赛奖项。
图片
刘月升在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为公众讲解作品原理
作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多次的获奖者和辅导员,刘月升在大赛现场显得洒脱而自信。在天津基层学校从事乡村科普教学30多年,他懂发明,爱实验,会创新,更重要的是他身边总有一大批对科技发明充满好奇的孩子。
1993年8月,年仅21岁的刘月升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偏僻的乡村中学任教。他爱好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开始组织学生们开展航模制作,激发孩子们热爱科学的兴趣。后来,国家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刘月升成为天津大港刘岗庄中学的科技辅导员,负责开发、开设科技活动课程,一干就是30多年。
“搞发明创造,热爱比资金和条件更重要”,刘月升不主张一提到发明创造就拿钱说事儿。做科学实验,他和孩子们需要大量的机械、电子元器件。为了节省成本,刘月升领着学生三天两头往废品收购站跑,扒废品堆,寻找废旧的零部件回来自己动手加工。一次,他开三轮车从废品站回来,不小心连人带车扎入路边的深沟里,虽然受了伤,可爬起来后,看到零件掉落在水里时,他不顾身上的疼痛一头扎进一人多深的水中打捞零件,因为他知道这些不起眼的零件,对孩子们是多么的重要。
刘月升的手指被钻头钻过,眼睛被电焊弧光灼伤过……做科学实验难免有危险,但不能因为有危险而吓住学生和家长。在同学们完成发明作品的过程中,凡是危险和棘手的活儿,刘老师都要紧紧盯住,有的还要亲自操作,把学生的冒险减少到最小。
图片
刘月升辅导孩子们了解机器人原理
在刘月升看来,从事科技教育,必须具备无私奉献精神:“当科技辅导员要有情怀,功利心太强是做不好的。”以前,科技教育教学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没有现成的教具,教学时间不固定,教学评价上也没有硬性要求……大量付出是否会出成果谁都不清楚。
庆幸的是,成果和机遇都是偏爱奋斗者的。
刘月升遇到了一场大赛。
2012年,刘月升首次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那届大赛在呼和浩特举行,分为中小学生和教师组别,设置了科技发明和科教制作等赛项。刘月升带领学生自主研发出了一套第一视觉驾驶远程遥控无人机,“我们的核心应用是把比较大的单反设备布设在直升机上进行航拍”。这个创意,正像刘月升常说的,还是源于生活需要。
天津市刘岗庄中学所在地距离北大港湿地不远,在无人机还没有出现的年代,要对湿地里水体、鸟类迁徙等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就需要动用直升机进行拍摄。“大型遥控燃油直升机启动时动力很大,还需要近距离启动,这就容易伤到人,我们尝试增加一个启动机从而实现远距离自动启动。”刘月升介绍,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后,新的启动机同时还兼具了加油、充电、保养等功能,这个崭新的发明在创新大赛上格外亮眼,一举斩获了当年工程类发明的金奖。
因为有了远程第一视觉驾驶遥控无人机,刘月升带领学生们不出校园就能获得第一手的湿地观测资料,他们受邀为相关机构拍摄北大港湿地万亩鱼塘及湿地保护的视频和图片资料。
因为有大量教学、实验和发明积累,刘月升自编的教材《动手与发明》,每年都有新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他撰写的多篇发明论文、研究报告和科技方案都有新意,好发表,影响大。
刘月升发现,现在的孩子们不同程度地存在为考试而读书、想象力匮乏、动手能力差、遇到困难时容易放弃的问题。而他所从事的科技教育恰恰能帮助学生改变这些缺点。他要求学生多动手实践,帮家长做家务、干农活,多做体力劳动,在生产生活中发现问题,形成好的创意。在他的点拨下,刘岗庄中学刘奇同学发明的无极电池盒、刘焕赟同学发明的塔式防风雨伞、刘超同学发明的无光污染的新型鼠标、刘焕洁同学发明的防蒸汽新型透明锅盖等,体现出了很高的应用价值,受到专业人士高度好评。他辅导刘瑜同学完成的作品“ABC防盗锁芯”更是获得了2017年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创新项目的一等奖。
经过不懈努力,刘月升已经辅导了超过20000多名乡村学生,累计形成创新发明方案4200余项,获国家专利620余项,累计获奖1200余项。特别是2017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第32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他们共获6项大奖,打破了天津市纪录。
如今,很多孩子在刘月升的影响下已走入大众感到神秘和羡慕的创新者行列,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当中,有自建年产千万产值蕈菇生产基地的企业家,有为现代化企业订单设计自动化流水线的公司负责人,有大学创客团队中的技术大咖,还有地铁研发领域的技术专家等。每当节假日,刘月升经常能收到学生们从全国各地发来的问候和汇报。“刘老师,正是您当年带我学习航模,为我种下了一颗服务航空航天产业的种子,后来我不断学习进入了空军领域,为飞机翱翔蓝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学生商其功今年特意给刘月升发来微信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图片
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参赛选手为公众介绍参赛作品
今年是刘月升从教第31个年头,他的身份也从中学科技辅导员转变为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辅导员,工作从辅导学生转变为辅导科技教师。最近,刘月升一直忙着辅导大家为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做准备,“我也特别喜欢和这些有情怀的老师一起工作,这样可以培养更多有创造力的孩子”。
【专家观点】
天津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刘月升:
科学探索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发明创造也不是那些天赋异禀的专利。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路走对了,方法得当,万物皆可研究,人人能搞发明。
要注重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很多孩子对科技是很憧憬很感兴趣的,但是这种兴趣大多都处于萌芽状态,也很脆弱。因此,我们要把保护孩子们好奇心和科学兴趣放到了第一位。平时选取科学知识和实践内容,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防止学生过早产生轻视或畏难情绪。在孩子们不着边际的问题面前,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天津科技馆馆长韩晋江:
天津科技馆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天津赛区的承办单位,我们积极与各区、学校、优秀教师等联动,积累丰富的资源优势,从组织宣传动员,培育优质项目,提升质量水平等三个方面充分发力,形成全市教育系统、科协系统联合牵头,学校、教师、学生多方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我们所做的工作也是全国各省市积极组织同学们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个缩影。
好奇好问是科学家最基本的气质。青少年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将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那些在童年时代撒下的科学种子,终将结出累累硕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驱动力。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未来创新的主力。我们要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创新创造的机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让广大青少年爱科学、知科技、会科研,成长为祖国科学事业的接班人,造福人类。



原标题:一位教师与一场大赛的双向奔赴

来   源:光明日报

总编审:李世颖 

编   审:王晓萍

编   辑:王成明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