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实施二十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也造福了广大农民群众。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明确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央视网《热解读》栏目特别策划“从‘千万工程’到‘和美乡村’”系列解读文章,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展现新时代中国多措并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兴旺了,农民才能有好的就业、高的收入,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 在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做好‘土特产’文章”,为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土”指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一方水土育一地产业,产业发展须依托乡村既有乡土资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若是“水土不服”,就算短期能够得到一些收益,长此以往终会因违背实际而功亏一篑。 2022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苹果园同老乡们亲切交流。
陕北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十分适合种苹果。在陕西省延安市南沟村,丰收时,果园里弥漫着苹果的香气,习近平总书记仔细了解当地苹果产业发展情况,充分肯定并鼓励乡亲们“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特”指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因地制宜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甚至国际竞争性的品牌,乡村产业发展才能突破地域限制,避免同质化。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秦岭深处的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总书记参观了柞水木耳大棚和电商直播基地,点赞当地将“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 大同黄花、安吉白茶、柳州螺蛳粉……这些鲜活的地方名片是乡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生动实践,也是“土特产”在市场中“开疆拓土”的有力明证。 “产”指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发展乡村产业,不能像过去只是种几亩地、养几头猪,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浙江省龙游县小南海镇花菇产业园内,一排排“智慧花菇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花菇衍生出花菇粉、花菇面、花菇酱等十多种产品,“吃干榨尽”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模式渐入佳境。花菇产业不仅带动了5个村集体实现360余万元的经营回报,也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土特产”,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金效益”,背后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前方是乡村振兴的锦绣华章。 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始终牵挂的是让亿万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日子。他多次为乡村特色产业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为乡村振兴寻出路。 2003年1月,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明确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最迫切,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最艰巨,改变农村面貌的任务最繁重。 2006年8月,在浙江台州的“千万工程”第三次工作现场会上,习近平强调,要把对传统农村的改造和对传统农业、传统农民的改造有机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的改善。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从“千万工程”到“和美乡村”,变的是与时俱进、不断升级的要求,不变的是始终从群众需求出发、从民生福祉出发的初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让江山壮丽多姿,让亿万农民过上舒舒服服、和和美美的生活,就是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最生动的写照。 2023年4月19日,重庆市南川区德隆镇茶树村一个居民点,制茶工艺传承人在帮助村民翻晒新鲜茶叶。
如今,正值夏收夏种时节,沉甸甸的麦穗、驰骋的智慧农机、干净整洁的村庄、有序运转的农产品产业链……一幅幅村美、人和、业兴的画面展现的是乡村生活的小日子,写出的是时代命题新答卷。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